专访徐小平:为了投中下一个“拼多多”,我改变了交际圈
9月7-8日,2018创新中国DEMO CHINA总决赛暨秋季峰会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接受了创业邦的专访。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每一位投资界大咖,都有几段“错失”的故事。
提到今年上市的“拼多多”,徐小平有点艳羡和懊悔。“拼多多的成功,打破了所有创投纪录!”
前些年“真格基金”凭借对聚美优品、世纪佳缘等项目的早期投资,迎来了几次重要的IPO时刻与不错的退出回报。但是这两年的真格开始反思了:一直以来真格基金最大的标签是“投人”,但是以往策略是将资本一笔笔投向有一腔创业热血、但创业经验相对缺乏的年轻人。只投年轻人,是否还不够?
徐小平的日常变了,他开始拜访超级互联网公司高管,去建立新的“朋友圈”。甚至“投人”的宗旨或许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2018年的初秋,中国最知名天使徐老师,与我们聊到了他的反思。
以下为访谈实录:
创业邦:我们一直在观察真格这几年退出的案例,虽然有不少项目在后面排着,但是比较大的退出不多。这几年有没有危机感?
徐小平:我们危机感非常强,虽然我们信心也同样强。早期真格在天使投资业内几乎一枝独秀,而现在连红杉这样的VC巨头都开始做天使投资了。一方面这给了创业者更多的机会,中国创投大地鲜花盛开,但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这些种花人来说,本来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现在是万紫千红,竞争越来越激烈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继续加大对创业者的帮助和服务,和创业者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更好的口碑和品牌。
创业邦:能不能理解为,你希望在他们创业的时候,第一个想到找徐老师?
徐小平:当然希望这样。百度少帅余凯创办的“地平线”在6000万美元的时候,我挤进去了一点点份额。我问他,你(创业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他说他想到我了。
创业邦:但是被“截胡”了?
徐小平:倒不是截胡。而是他身边有其他投资人“盯”着他。所以创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的粗放式的“守株待兔”,变成了“到兔子门口去堵兔子洞口”,需要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去接近最优秀的企业。
创业邦:在万紫千红的市场上,如果各家天使投资人都要去“堵洞口”,天使投资这件事情是否显得很像“华山一条道”?
徐小平:创业的空间是无极限的,比如腾讯、百度、华为都有离职群,里面是成千上万的潜在创业者。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谁也没想到一个英语老师能成为企业家,我指的是俞敏洪。谁也没想到一个家教大学生能成就好未来,我说的是张邦鑫。投资机构越多、资金越多,对创业者是越好的事情,而对创投机构,也未必是坏事。因为我们激发出更多创业人才,蛋糕越来越大了。我觉得现在对比过去的十年,中国创投市场的蓬勃发展太令人自豪了。
创业邦:你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这几年真格做天使投资的策略,在改变?
徐小平:我们时刻在根据市场变化改变自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创业者。我们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不太强调创业者的工作经验,到非常强调这一点。事实证明,像雷军、毛大庆、余凯这样有经验的创业者,能够更快、更有把握地在市场上叱嗟风云、杀伐征战。所以真格“投人”的立场不变,但是我们现在更强调有工作经验,有领导经验的人才。
留学生创业、尤其是高科技留学生回国创业依然是主流之一。Anna(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EO方爱之)是斯坦福毕业的,我就希望斯坦福毕业的创业者我们能全部投进去;另一方面我们又投资了原百度研究院负责人林元庆,原万科副总裁毛大庆,美团十号员工、全国餐饮业务负责人沈鹏、原猎豹第三号人物陈勇等等。真格鼓励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也同样渴求本土的行业尖兵出来创业。
创业邦:看来你的策略是让这些牛人第一个找到真格,而不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这个策略会改变你的日常工作,以及交际圈吗?
徐小平:首先我要强调,我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美国前五大互联网公司,四家都是在校大学生创出来的。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北大、清华、交大,美国的哈佛、耶鲁、斯坦福进行高校演讲。不过,在过去两三年内,我也开始更多地去跟高管、行业老兵进行交流。并鼓励我们投资的那些高管们,向我们推荐有意创业的同事和部下。
创业邦:我们也在研究这几年整个创投市场的波动,现在创业公司的基数变得蛮大的,但是有点进入一个“精英时代”,有经验的人更容易成功。
徐小平:其实是对的。张朝阳回国创办搜狐,李彦宏回国做了百度,那个时候创业显得很稀有,很罕见,大熊猫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它没有天敌。但是今天创业者面前的“天敌”越来越多,而且他们面对的已经是“BAT”和“TMD”,丛林里遍地雄狮。所以对创业者的战斗立、执行力、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得越来越高。设想你是BAT离职的员工,你出来做了一个不错的项目,BAT在可投不可投的情况下,它一般会倾向于投资你,所以经验对中国创业者来说越来越重要。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科技精英的优势:对于曾就读世界一流名校,掌握一流科技的一流人才来说,未来依然是他们的世界,尤其是研究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高科技人才。
徐小平接受创业邦专访
创业邦:在我们看来,刚才台上的“投资奇葩说”,徐老师和邓锋老师代表的不仅是感性与理性,也是一位投资偏向于“看人”,另一位投资偏向于“看事儿”(创业公司的模式与技术)。在我们的认知当中,“知道徐老师家住在哪,就能拿到投资”(邓锋语)。但是真格这几年是否会对事儿更加重视?
徐小平:其实你看小红书,它今天做的模式跟它最初的融资模式根本就不一样,陈欧的聚美优品也跟最开始融资的模式完全不一样,毛大庆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是想做一个跟共享空间完全无关的项目,后来发现不合适,才创办了优客工场。所以,做什么事儿一定要看,但是对于对天使来说,还是看人。
VC看到的公司已经有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的估值,当然要看事儿。一两百人的公司如果做的事情没有坚实的数据,肯定不能投。但是在天使阶段什么都没有定型,随时可能改变,所以这个时候还是看人。只不过真格渐渐从前几年看中你的学习能力,到现在更多侧重于你的工作能力和经历。
创业邦:红杉等机构进入天使说明一个问题,以“看事儿”为代表的VC进入天使,这是降维攻击吗?你担心吗?
徐小平:红杉去做天使投资,我并不担心。不管做得怎样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儿,至少大量的钱投向了创业企业。起码我们可以合投嘛!
徐小平曾获创业邦2011年中国年度天使投资人
创业邦:最近一系列事情让有一些投资人说现在的中国创投行业最艰难的年景,你怎么看?
徐小平:我谈谈我的个人经验。1994年我自己创业失败了,1996年加入新东方,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我经历过好几次经济周期。岁月告诉我要埋头做事儿,因为你改变不了大环境。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们老说就业难、创业难,问题是今天许多伟大的公司就是那个时候创办起来的。我不管大环境怎么样,但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机会。所以在任何时代,个人而言,好自为之,做好的自己的事儿,然后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说目前VR市场难以为继,创业者该怎么办?你可以尝试去转做一点游戏,做一点娱乐,这就是我所说的:做好自己的事儿,迎接机会的到来。我对年轻人说,要审时度势,选择机会。在任何时代总有衰退的产业,也总有兴盛的行业。
创业邦:从前那一套从天使领域拿钱开始做创业的路径,会不会没有太多机会?
徐小平:过去最典型的创业套路是海外看一种模式,大家copy to China,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且那些时代能把模式带回中国,是因为国内竞争天敌不多,邵亦波回来做易趣的时候,马云还不够强,马化腾也还不牛,最后邵亦波一举成功,成就大业。现在是copy from China,出海成为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中国创业者越来越强悍,本土经验、实战能力越来越重要。
创业邦:都说2018年是一个转折点,就是流动性到了一个尽头,钱越来越少。
徐小平:关于资金荒,由于我是从2006年开始做投资的,我横跨了金融危机,在前三四年也有关于资本寒冬的说法,所以我自己认为月有阴晴圆缺,海有潮起潮落,“钱”有酷暑寒冬。还是回到我的人生哲学上来,钱多就就多投呗,钱少就少投呗。
前两年真格投委会的项目相当多,以至于我们一段时间每周有两次投委会,但是今年通过筛选上投委会的项目数量似乎在减少。
创业邦:你是做天使的,后端估值越来越高,确实有更多GP、LP都在往前端走,“抢”你的项目。
徐小平:我对待竞争这件事是这样想的:假如要说竞争者的话,能够击败我的就是我自己。我经常为自己判断失误而错失的投资项目而懊悔。但错过了,擦擦眼泪,擦亮眼睛,继续去寻找下一个大东西。
投资错失是必然的。今天市场有好多一亿美元的项目,必然有若干个会变成几百亿美元的项目。当然难题是你如何发现和投到它们。
每一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机会。拼多多毫无疑问打破了创投所有的记录,速度、成长(三年完成IPO),这为我们建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追赶榜样,竖立了一个极高标准。你看爬山的人,爬完珠峰回来没有山可爬了,王石就只能航海。要不它就只能再找一座海拔9969米的新的高山。
我从做投资第一天起就为时代的奇迹振奋。对我而言,我做投资最开始的原因就是新东方上市了,“有钱没事儿闲着难受”,我就冲到了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里面。
许多项目原先比较容易融到钱,但今年以来似乎比较难,但是我自己想告诉大家的是,潮起潮落,经济是有周期的。我自己对宏观的形势不会过度担忧,我只在大时代面前尽力为做好自己的事情。
比如1994年我在加拿大,那是一个大时代,我思考的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到国内?我决定回到国内,做什么?我不知道。再回北大?坦率的说既回不去,我也不想回去。我就创业了,想做音乐公司,那个时候流行音乐开始崛起,《花心》、《故乡的小河》,一片笙歌,但是我失败了。那个时候做音乐创业是可以成功的,是可以赚钱的。但是如果当时成功了,我的音乐公司可能就会陷入后来音乐事业不景气的命运。
所以我后来就加入了新东方,而留学是大潮,所以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
创业邦:告诉你,错过不一定是坏的?
徐小平:你可以错过,只要你要埋头做事儿、努力看路。我埋头做音乐没做好,但我努力看路,我看到了外语培训,看到了俞敏洪,我就走到了一条更宽的路上去。
事实上我加入新东方的时候跟老俞说,我在这里赚到300万就不做了,我就去做唱片了。哦对了这个故事我没有对外面讲过。幸亏我没有赚到300万,否则做了唱片,现在人老珠黄,想出场为创业邦唱首歌赚点外快你们也不要我了!(大笑)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